網頁

星期二, 1月 30, 2007

省電的秘密武器!

冷...真的夠冷!

每天清晨看著天氣鐘寫著 22.4°F,真是壓根兒就不想出門,車子啟動後都要稍微暖一下,不然好像把自己冰到冰箱一樣,冷到一邊開還會一邊抖耶!

聽著家裡轉個不停的中央空調,這個月的荷包肯定又要大失血了,根據我每天紀錄的電表指數推測,這個月的電費搞不好會超過$180,OH MY GOD!!!!!

最近家裡空房間多,為了省電,樓上只有設成63°F,樓下設68°F(家裡有兩個空調系統),睡覺時就開電暖爐取暖。

說到這個電暖爐啊,用到現在,最好用的電暖爐可說是 Costco 買的 Heatdish,只要 1000W 的電功率,就能提供比一般1500W 電暖爐 2~3 倍的熱能,只要一個這樣的暖爐,整個房間的溫度就可以上升個 4°F ~ 10°F,真的不誇張呢。

這不是要幫 Costco 打廣告 (好像只有Costco買的到),只是我曾用過的電暖爐不少,市面上絕大部分賣的是用電 1500W 的,可是常常運轉了一整天,房間只有上升個 2°F ~ 3°F ,既浪費電/錢,又不符合經濟效益。

至於用煤油 (kerosene) 的我還沒有試過,聽說房間溫度可以升的很高,就是不知道會不會省錢$$?

圖片來源:Costco.com http://www.costco.com/Browse/Product.aspx?Prodid=11173501

這台 Heatdish 在 Costco.com 的定價是 $67.99,但是我記得各地的實體店家賣的會便宜一些 (Richmond Area:$57.99)。

也許你會說,才差區區的 500 瓦,能差多少錢?

簡單的公式可以告訴你省多少錢:

如果你一天使用 12 小時 Heatdish (7:00 pm ~ 7:00am)

1000W/hr ×12 hr × 0.075 $/KW (1度電在 Great Richmond Area 約為 $0.075)= $0.9
一個月 就是 $0.9 × 30 = $27

如果你一天使用 12 小時 1500W 的電暖爐

1500W/hr ×12 hr × 0.075 $/KW (1度電在 Great Richmond Area 約為 $0.075)= $1.35
一個月 就是 $1.35 × 30 = $40.5
一個月就相差了 $40.5 - $27 = $13.5

以美國東岸中部的冬天從 12月開始到4月結束來說,幾乎有整整五個月的日子需要用到,每個月省 $13.5,五個月下來,就省了 $67.5 (居然剛好就是定價,真是 %^&#@!!!...)

不過連續幾個冬天下來,你就會發現真的可以省很多耶!

除了省錢的好處之外,根據我的經驗,一些租的公寓或是 Townhouse,往往同一個樓層的分歧電源開關只有一至兩個(可自行參考家裡的總電源開關),只要同時使用兩個電暖爐,就非常容易發生跳電,還有聽過住公寓的同學說,只要隔壁家一開暖爐,不用五分鐘家裡就跳電了。

而這台 Heatdish 只有 1000W/hr,就算室友們人手一台,也不容易發生跳電的情形囉(三台的用電量抵兩台 1500W/hr 的),如此既可省錢省電,又可預防跳電,真可謂一舉數得呢。

注:電功率 1000 瓦的電器連續使用 1 小時就消耗了 1 度電,也就是 1 度電 = 1KW·h = 1000 W·h,關於電力能源方面的基本計算,請參考小學自然課本或國中物理課本。

星期五, 1月 26, 2007

不要給條杯杯跟你聊天的機會啦

好好好...我承認我是有點偷懶,本來說好繼續前天的話題,結果卻貼了一個惡搞版的臥虎藏龍!! 嘿嘿,不過你也不得不承認,那個惡搞的真的很好笑,至少讓我笑到少吃了一塊排骨... 好啦,說真的,上次不是有人提到無照駕駛的那回事嗎?對啦,就是我那個 "帶給朋友衰運" 的朋友的朋友們的故事啦!

話說有一回,有一位同學晚上在路上開著車(廢話,不開車難道跑步啊...),時速嘛,就大約保持在速限 + 8~10 mile 之間,偶爾有超過 10 mile,但總之就是保持在臨界點上下,突然有一台車跟的很近,這位同學就覺得很怪,後面的車幹嘛一直跟那麼近,心理有點不舒服,所以就大腳一踩,想說加速拉開距離,結果後面的車就閃燈了...

不用說,那就是神奇的條子杯杯把他攔了下來,聽說不管那位同學如何辯解,就硬是開了一張超速,那位條杯杯還強調他可是已經觀察他很久了耶,一付早就看你不順眼,就等著你違規的口氣!!!

天色那麼暗,視線又不清楚,那位同學一直很氣憤,直呼是那個機車警察引誘犯罪。

其實啊,遇到上述的那種情形,正確的處理方式一定要減速或是換車道,除非你真的開太慢了(低於速限 10 mile/hr,前方又沒有車)。

既然後面的車跟的近,為了保持安全距離,轉換車道是可以接受的選擇之一,而若是在視線不清,換道困難時,則應該減速駕駛,後面的車子就會跟著減速,如此就能達到安全距離的標準。

切記,絕對不可以加速,因為這樣很容易就超速。

有時在高速公路會遇到這種沒品的駕駛,明明我都已經開到超速了,後面的沒品駕駛還逼近或閃遠燈逼你加速或換道。 遇到這種駕駛,應對的基本原則是一樣的,應該要減速或是換車道,而我的原則是安全第一,既然在高速下換道比較危險,我通常都會減速。

危險動作就讓想超車或是任意變換車道的人去做吧,千萬不要任意的超速喔

其實那位條杯杯應該不是為了引誘犯罪才開那麼近的,因為晚上能見度低,為了要看清車牌,是不得不開近一點的呀! 不過說真的,超速違規可是稀鬆平常,常見的不得了,我自己就有一兩次不良紀錄哩,尤其是剛買車車的那幾個月,還害我的保費因此漲了好多。

幸好最近幾年都沒有違規,保費也回到正常的價位以下囉。

一旦碰到警察攔車,關於跟條杯杯聊天的方式我也有些經驗,不過我留到下次再說,這裡先說一些後續的問題。

當你發生超速違規(不要超太多,一般 15 miles 以內不算危險駕駛,可以不用坐牢),或是其他的小違規(超越雙黃線,STOP SIGN 沒有完全停止...等等)時,如果你是初犯或隔了多年再犯,千萬不要馬上認罪付款,如果時間許可的話(上法院挺耗時間的),一定要親自上法院一趟,好好跟法官鬼話連篇一番,解釋解釋違規的原因,因為是初犯,法官往往會網開一面,放你一馬 (case dismiss),如此你連記錄也沒有,保費當然也不會漲囉。 你可以用的理由包括,我朋友生病,所以我要趕快去看他,或是晚上太黑我會怕,想要趕快回家等等(鬼才信勒..@@,但聽說還蠻有用的...)。

如果你不是初犯,還是建議你到法院一趟,央求法官用駕駛訓練課程代替罰款,這非常重要,因為只要你上完課,既不用付罰金,也不會被記點,也就是說你的紀錄還是可以保持清白啦。

這個課程一般要上 2~4 周,每週 2 次,每次 3 小時,也就是看看錄影帶,寫寫題目而已,這對於我們學生來說,真是非常適合的處罰啊。 所以千萬千萬不要馬上就認罪付錢,因為在美國,只要你有理說的通,就一切有商量啦。

星期三, 1月 24, 2007

無照駕駛??!!

最近有朋友跟我提到,他的朋友被條子杯杯開了張無照駕駛,雖然他有台灣發的國際駕照,但是那個條子杯杯擺明了不認,不但開了張單子,還一定得上法院跟法官大人聊聊天才行。 事情是發生在北卡中部一個叫 Greensboro 的小鎮,聽說這個朋友被攔下,是因為右邊的車頭燈壞了沒修,又在晚上開車,條子杯杯本來應該只是好意的警告,不是故意要開他的單,而聽說條子杯杯最後告訴他,最好要在出庭前考到駕照,不知道他這樣說,是不是先考到駕照,法院比較能夠從輕量刑??

關於這點我也不知道,可能要請相關的法律專家說明,才能一解迷惑,不然就等他上完法院之後,我再追蹤一下跟大家說吧....

聽說當時那位朋友被開無照駕駛,可是一臉無辜的辯說,我的車子可是有用我的名字保險的啊,看來有保險無駕照這樣的觀點,條子杯杯覺得是可以相容的,也就是說,條子杯杯認為,有保險不代表你一定會有駕照...就不知道法官大人會不會認同這樣的說法?

其實就國際駕照的合理使用範圍,是以你到國外短期旅行使用,不能無限上綱的,幾乎美國各州的法律對外國人持國際駕照開車,都以不接受為原則 (not preferred), 尤其是只要被證明在當地居留超過 3 或 6 個月,都會被要求要考到該州所發的駕照。 另外,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沒有美國駕照往往意味著你必須付出高額的保險費用,而我確定許多保險公司根本不接受沒有美國駕照的保險,往往會要求被保險人在一定時間內(一般是一個月)要(補)考到駕照,不然保險就會被取消。

我特別節錄維州駕駛手冊 (Driver's Manual) 裡的一段話:

If you are a non-resident temporarily living in Virginia, you may drive with your home state or country driver's license and license plates for no more than six months.

對於許多來到美國,以為國際駕照可以用一年,或是嫌麻煩而不考的駕照的人,最好是繼續抱著僥倖的心態開車吧!

能不被抓到是最好,一旦違規被抓到了,就去跟法官說,啊我又沒有考過駕照,不知道這州有這樣規定,看法官相不相信你的鬼話連篇囉(律師其實也是鬼話連篇的啊!!!)。

當然,各州法律不同,我也是針對大部分我所知道的州來理解,尤其是東岸各州,所以也許上述情形真的有例外,知道的人也請告訴我囉。

這個朋友的朋友們還蠻誇張的,記得有一次被問到,為什麼校區附近逆向行駛被罰 $50,其他路段只被罰 $5?? 看來那位朋友不知道是不是左右不分,還是老是開錯單行道,然後運氣又一直太背,老是被條子杯杯看到?不然怎麼會知道這差別所在...

不過不管怎麼說,校區附近一定要小心開車,很多州都有規定,校區附近的違規都要加重處罰的呢

朋友還告訴我,他的朋友們最近發生了蠻多其它奇奇怪怪的違規發生狀況,不過今天先寫這麼多,其他的明天再聊吧。

不過當朋友跟我講這些事時,他還很自豪的跟我說,我都沒有被抓違規喔... 我當時就在想,如果不是那個小鎮的警察最近在衝業績,那你不就是跟柯南一樣...帶衰...尤其還是帶給別人的那種咧...(呵呵,我真壞啊)!!!

星期二, 1月 23, 2007

加濕機的選購有訣竅喔

本來呢,我想寫說,維州這次的冬天實在不像是冬天啊,可是前幾天的寒流,又徹徹底底的顛覆了這個想法。

冷...到不行...

簡直有一種讓人想要多穿幾件衣服的衝動,真真正正有種冬天來了的感覺呢。

剛剛寫完冬日系列,腦袋裡還真有些可以討論的小經驗,好比說今天我想要聊聊的如何選購加濕機/增溼器。

由於台灣氣候潮濕,冬季濕冷,所以產生蒸氣的類似應用僅止於敷臉而已,所以剛來到美國一些氣候特別乾燥的城市的同學,肯定會對這種東西感到迷惑,反觀在台灣除濕機就用的很多,大家都知道台灣的氣候潮濕嘛,於是乎相對的,歐美地區因應乾冷的氣候,就有了這樣神奇的產品。

加濕機的好處很多,不但可以保持皮膚健康,更可以增進睡眠品質,對於冬天暖氣強的房間,加濕機更是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但是你知道嗎,加濕機依功能、空間大小,也分有數種,價格也大大的不同,加濕機的選購可是學問呀,想當初也是讓我迷惑了好一段時間呢。 加濕機的分類依原理來說,可以分為三種

1. 風冷型加濕機 (Cool Mist / Evaporative)
除卻其他除濕設備不論,一般除濕機的功能基本上就是利用壓縮空氣的方式, 將空氣中的水分去除,就跟冷氣會滴水的原理差不多。 加濕機的原理就簡單多了,就是想辦法把水箱內的水給散到空氣中,往往不需要壓縮機,只要多一個風扇而已,這種加濕機就是風冷型的加濕機。 風扇的噪音是這一型加濕機的主要缺點,由於吹出的是冷風,有些人覺得比較不舒服,且為了保持機體內外的乾淨,還必須定時更換隨機的濾網。 聽起來缺點多多,其實這種加濕機的主要使用場合是用在客廳、辦公室,或是較大的房間,水箱一般也設計的比較大,可以使用一整天而不用加水

 


圖片來源:AMAZON.COM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images/B0000WWP42/ref=dp_image_z_0/103-8801473-3527805?ie=UTF8&n=1055398&s=home-garden
 

2. 加溫蒸氣式加濕機 (Warm Mist / Steam Vaporizer)
由於風冷型的加濕機吹出的冷風就好像冬天開電風扇,讓人覺得冷颼颼的,所以就有這種煮水加熱的蒸氣式加濕機,原理就跟大同電鍋一樣,利用加熱的水蒸氣來加濕環境(是的,你真的也可以用大同電鍋當加濕機,只是不太好用)。 大部分這一型的都沒有風扇,水箱的設計也較小,畢竟要加熱一鍋水也是挺耗時耗電的,所以一般的應用是在較小的房間。 沒有風扇,也就少了噪音,更不需要濾網,有些機型還有蒸氣殺菌功能。 但是蒸氣口有些燙手,小心不要碰到。加熱需時,且非常耗電,就效率上來說比風冷型的還差一點。而且水箱小,大概 3 ~ 5 小時就需要加水一次


圖片來源:AMAZON.COM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images/B000AO16AY/ref=dp_image_0/103-8801473-3527805?ie=UTF8&n=1055398&s=home-garden
 

3. 超音波型加濕機 (Ultrasonic)
有沒有看過一顆轉動的球,邊轉還會邊冒著白煙,這樣的藝術品美其名"石來運轉",造型美的還要賣個台幣好幾仟呢。 這型的加濕機就是相同的原理,利用超音波高頻振盪,將水分子分散成極微小但肉眼仍可見的水珠,造成白霧狀的效果,看起來既美觀又有趣。 這雖然不是新的科技了,不過這在一兩年前可是有錢人的玩意兒,一台小小的加濕機可要美金$100左右呢。 加濕效率高、需要電力少、無聲、乾淨、不需濾網,甚至可長達 10 小時才加一次水。 好處多多,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的啦。 超音波高頻震盪器的原理較為複雜,損壞的機率也比較高,某些廠牌的使用者都有反應使用數個月後就無法啟動。 加濕效率雖然很好,但是空氣濕度增加後,打散的水分子就難以進入空氣中,就會形成較大的水滴,容易弄得機器附近溼答答的

 
圖片來源:AMAZON.COM 這台我本來好想買,但是缺貨缺到上個月才補貨,只好先去買大象啦 (看最下面)。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images/B000FRQY58/ref=dp_image_0/103-8801473-3527805?ie=UTF8&n=1055398&s=home-garden

 

至於選購的方法,不外乎針對需求購買,而空間大小是第一考量優先,大空間一般以 Cool Mist 的機型為優先考量小房間就應以加溫蒸氣式或 Ultrasonic 的機型為主

如果家裡有小小孩的,比較不建議使用加溫蒸氣式 (Warm Mist / Steam Vaporizer) 的機型,因為高溫的蒸氣也比較危險,雖然已有較低溫安全的機型問市,但依然有燙傷的危險。

Ultrasonic 的噪音最少,增濕效果也最好,去年底以來降價頗多,小房間的應用可以考慮。

對於 Cool Mist 的機型還需考慮換濾網的需要,有的機型特別強調 Carefree,也就是不需更換濾網,但是價錢就會稍貴一些。

Cool / Warm Mist 常附有除塵殺菌功能,Ultrasonic 的機型較少有殺菌功能。

以上的機種是你到 Wal-Mart Target 等百貨公司,或是 BB&B 等家用品專賣店可以輕易找到的產品,除此之外,還有像是中央空調式 (Central humidifiers) 的產品,因為較不符合一般家用的需求,所以就沒有介紹囉。

這些不同種類的機型我都有購買過,基本上這篇可以算是我的使用心得,下面兩張圖是我家的加濕機,大象是我在 BB&B 買的,用 20% Off Coupon 只花了$25,擺在房間非常有用,至於另一台是 Hunter Cool Mist Carefree,在 Wal-Mart 買的,不用換濾網,但是下方的水槽要時常清洗,不然會有水垢堆積,影響衛生。這台我放在書房跟客廳使用,非常適合呢。

 
圖片來源:LVCHEN 版權所有

圖片來源:LVCHEN 版權所有

星期五, 1月 19, 2007

凍雨的危害

智邦MyShare 瞎逛,逛到一個也是在美國討生活的部落格
Ross@Texas
裡頭討論到什麼是凍雨 (Freezing Rain)。

文章裡有詳細的說明 說過的部份我就不再贅述,雖然形成的過程有些差異,但其實這東東就跟冰雹 (Hail) 只差一個步驟。

有時較小的冰雹很容易就變成凍雨,ROSS 的照片拍的很清楚,凍雨就是會這樣一條條的掛在電線、樹枝,或是欄杆上,晶瑩剔透的非常好看,但是這東東下多了可就不好玩了。

大家都知道物體的承載重量有限,如果超過這個極限,物體就會倒塌。

過去就有發生過連續的凍雨造成電線桿倒塌的例子,不但造成交通鐵路中斷,民眾的生活也受到極大的影響,更有許多人因此受傷呢!

由於跟一般雨的性質不同,即使有很好的排水系統也沒有用,比冰雹或是雪還要難以預防它的潛在危險呢。

只有把即時把剛凝結的冰柱清除,防微杜漸才能避免悲劇發生喔!

最近我弟才告訴我一件事,他租的公寓外的空調壓縮機 一天早上突然發出哀嚎,原來就是凍雨沿著風扇的開口滴入,形成想鐘乳石一樣的冰柱,風扇差點因此損壞,幸好及時發現,趕緊用溫水將冰柱化掉,才沒有發生重大損失,雖然這種損壞租屋公司會負責,但是維修曠日費時,到時暖氣無法啟動,不就凍個半死...

不過大家也別太擔心了,暖冬讓這種凍雨現象變的很少,而離海岸較近的州通常只要一下雨,因為對流與壓力變化,氣溫就開始上升,凍雨往往只是下一陣子,結成的冰一下就被太陽融化囉!

美國五大湖區正因為湖泊效應產生大量雪雲,且東岸北卡以北天氣開始變的非常冷,除了下雪,凍雨也非常有機會看到喔!

 

星期三, 1月 17, 2007

車子玻璃結霜了怎麼辦呢

突然間冷了起來,好像還有點不太適應,今年的冬天真的很不一般,看來暖冬的後續效應還有待持續觀察。

剛寫完冬日系列,愈寫就想到愈多沒寫到的地方,倒不是我故意疏漏,而是為了維持文章的一貫性,我儘量不要將篇幅扯的太長,以增加閱讀的舒適性,至於沒寫到的部份,就讓我慢慢的為大家補充吧。

天氣一變冷,開車的同學肯定最清楚,因為早上起來準備開車上課時,一定會發現前後的擋風玻璃上結了一層的冰/霜,嚴重起來甚至門把跟車窗都凍住了,別說打開車門進到車裡,即使是進去了,等玻璃上厚厚的凍霜化水解凍,就不知道要用掉多少時間,等到了學校已經遲到,又得在眾目睽睽中厚著臉皮走進教室...

哈,如果以上的場景沒有給你一點 Deja vu 的感覺,若不是你住的近不需開車,或是起的晚不需清晨上課,那麼就是你已經懂得我將要介紹的各種化冰絕招了。

在絕招使用之前,緊記著重要的三不原則:

首先千萬別浪費時間用嘴呵氣,絕對可以讓你呵到手腳發軟,四肢冰冷,外帶凍舌頭一條。

再來千萬別在結凍狀況下啟動雨刷,雖然雨刷一支不過$10,但我寧願省下來讓心愛的車車多喝 5 加侖的油。

最後千萬別用熱水解凍,尤其別用在已經有裂縫的擋風玻璃上,這修玻璃的費用可不是區區的兩位數可以打發的囉,即使保險公司肯付換玻璃的費用,難保下期的保費不會暴漲。

以上三不原則把握好了,基本上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接下來瞧我的化冰大法囉。

第一式 - 挫冰一碗不用錢:如果門把或是擋風玻璃結冰的情形不嚴重,只是薄薄的霜或是露珠凝成的冰,只要用我之前在冬日系列最後一篇介紹過的小雪鏟就可以了,只要輕輕的刮過,就能輕而易舉的把薄霜或是冰層給刮下來,至於門把只要輕輕用手敲一敲,應該就可以順利打開。至於挫下的冰盛到碗裡,加點草莓優格,對著冬日的暖暖太陽...恩...你知道我要幹什麼了吧!

第二式 - 清流涓涓勝烈陽太厚的霜/冰可能就讓你難以下手,尤其是下過雪的晚上,如果沒有及時將積雪撥開,第二天雪就會結成厚厚的冰,這時別說門打不開,若沒把積雪從窗上除掉,就這麼開上路絕對是很危險的,因為車窗的積雪不但影響視線,車頂掉落的積雪更會危害道路行車安全。其實這時只要拿一盆冷水,輕輕慢慢的淋在結冰的地方,馬上你就會發現,再厚的冰層輕而易舉的就溶化了,門把也是毫不費力的就能打開,如果再輔以小雪鏟+長柄刷,絕對可以事半功倍的完成除冰大業。

第三式 - 何用無語問蒼天:預防絕對勝於治療的,當天氣變冷,或是開始下雪,記得有朋友教我先用一條大毛巾將車窗蓋住,再把將雨刷豎起,當要開車時,只要將毛巾取下就萬事OK。這個方法我有試用過,雖然抱著一條凍的硬硬的大浴巾有點可笑,不過還算有用。車窗的清潔也會影響到除冰的速度,常常擦洗車窗,天天幫愛車打臘的人,甚至會發現冰根本黏不住,輕輕一撥就掉下來了。最後記得,等到雪一停,馬上將積雪清除才是最好的預防。

除此之外,冬天車子的內側玻璃特別容易因為內外溫差而結霜,不但模糊視線,更影響行車安全,此時使用空調的除霜模式應是最好的應變,並按下後側擋風玻璃的除霜條加熱鈕,就可以免除愈開愈模糊的窘境,有空把內側車窗也擦一擦,就比較不容易結霜囉。

正好烏龍BBS 的站長大人在此留言時提到除霜,就讓我想到我的除霜化冰小撇步,名字是我自己亂取的啦,但還是希望這些小絕招對住在靠近極圈,常常需要跟風雪搏鬥的同學們,能夠提供足夠的幫助

星期六, 1月 13, 2007

冬日系列之三 - 下雪囉??!!

冬日系列寫到這裡,其實還有一個關於冬天的重點沒有提到....(壓軸總是要放後頭的嘛)

那就是──下雪

不過今年到現在一直沒有下雪,害我都沒有動力寫這一篇...!

其實我居住的 Richmond 雖然地處偏南,但仍在冷氣團的勢力範圍內,所以每年還是有一定的機會看到下雪!

雖然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我到現在還記得第一個在美國遇到的下雪天。

那是在波士頓,正好是新年剛過的晚上,沒有任何徵跡,綿綿細細的雪,就這樣轉呀轉的飄落下來。

我跟宿舍的同學們正聚精會神地在看最 HOT 當季的 Sex and the City(慾望城市),但影集裡火熱的劇情並沒有帶給我們太多的火熱,從阿根廷來的 Ken 本來整個人都縮在沙發上的一角,忽然他一下就跳起來並指著窗外大叫「It's snowing!!!」。

窗外果然片片雪花,看到窗外景色的, 興奮的情緒連帶的感染了我,跟著他跑了出去,結果我又馬上跑了回來,因為外面實在是爆冷,而我當時只有穿一件短袖的襯衫。

雪下的不大,但是在黑漆漆夜色下襯著路燈,格外有一種詭異的風情。有生以來第一次見識到雪的我,心中的興奮難以言喻。

我知道剛從台灣來到美國中或北部的同學們,最是喜歡看到雪,尤其是下雪那刻的感動,往往能讓台灣學生興奮莫名,但是對於長住在當地的美國人來說,下雪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鏟雪、除雪、挖雪、滑雪、雪崩?,這些雖然麻煩但都是小事,因為有時嚴重的暴風雪甚至會把公路都封閉起來,飛機也會因為氣候因素無法起降,如果沒來得及出城,就會像Ground Hog Day(今天暫時停止)裡的男主角一樣被困住出不去了,好在你不會像劇中的男主角一樣,從此被困了數年,日復一日的過著同一天,直到得到女主角的真愛才能解脫,不過這類天災的問題,就跟颶風、龍捲風、狂風暴雨一樣,事前再多的預防往往還是難防萬一,不過一旦發生了也別怨歎,設法尋求補救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就讓我們說說一些下雪相關的應對/補救方法吧…

下雪相關問題:

  1. 下完雪最重要的就是鏟雪/除雪吧。或許你會說,我都住在公寓,又不開車,關我什麼事啊。

    ㄟ…如果你真是滿足以上的條件,鏟雪還真不關你的事。但如果你是像我這般,有車又租房子的話,不用等雪停就有的你忙囉!

    不信?大家先看看這段影片吧。


    看完影片後,你說除雪是不是一件重大的工程呢。

    現在就教有車車的人碰到下雪,又停在室外的應變。

    俗話總是要先說一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除雪工具絕對可以幫你省下數不盡的時間。 對付車子的積雪你需要一個刮雪板,就是下圖這種小雪鏟 (Small Snow Shove)

     

    還有長柄的版本...

     

    就是靠這些有用的小工具,好幾次我都用它們來拯救我的愛車於雪堆中,就算你搞錯車也不會太麻煩。

    還有,如果真的碰過積雪的人就會知道,城市的剷雪車只是把雪推到路旁,好讓公路能夠保持暢通,如果你是常常練習路邊停車的愛好者,就會發現,就算僥倖開的了車門,也沒辦法把車子開上路去

    當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一把好的雪鏟 (Snow Shove)。當然,以許你會覺得買把大鏟子放車上有點另類,那麼,就跟你的鄰居打好關係吧


    圖片來源:Epinions.COM
  2. 如果你真的進了車門,也順利的將車開上路,下雪前後開車要注意的事情也不少,尤其是雪中開車更是要格外小心。

    雪地裡開車的技巧沒有別的,就是慢、慢、慢

    不但啟動時要慢慢來,開的時候要慢慢開,煞車也要輕點踩,並比以往乾燥路面時預留更長的煞車距離。

    我曾有一次就因為預留的距離不夠,煞車踩太急,差點打滑撞上路旁的車。

    而我的一位朋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她的車車就跟電影裡的飛車追逐一樣,360度的撞上轉彎的來車,幸好只是輕傷,不過車子就全毀囉。
  3. 如果有在外面租房子或是買房子的朋友,下雪前一定要到超市買一包鹽,不過不是吃的那種啦,是專門道路除雪用的大顆粒粗鹽

    記得下雪的時候灑上這麼一小包在門口,只要不是連下三天三夜的大風雪,基本上你就不用太擔心門口積雪的問題囉。

    圖片來源:Aubuchon Hardware
  4. 有計劃在冬天旅遊的同學們,如果需要搭飛機或是搭船,一定要在出發與回程前,特別注意天氣的狀況,因為如果碰到大風雪,飛機極有可能會停飛,改降它地,甚至原機返回。

    這可是我親身經歷的痛,我還記得,當我從 Boston, MA(波士頓)轉學到維州來時,正好碰上當年當地的第一場雪 (1/3/2001),雪只有下了一上午,機場就因此關閉整個上午,當時我搭乘的飛機都已經飛到 Richmond 上空了,在 Richmond 國際機場上空徘徊了半個小時候,最後機長只好決定掉頭回到Boston。幸好傍晚時機場又再度開放,又幸運的補到位子,才有驚無險的在同一天來到 Richmond。

    基本上這種不愉快是很難以預防,當時我在 Boston 登機時,可是大晴天呢,哪知道不過幾百哩外的 Richmond 居然下了大雪。

    既然沒有辦法防止這種事情發生,那麼是不是有事後的補救方法嗎?我聽說有一種短期的旅遊保險。,會在發生類似的事情時,給予旅客一定的賠償(未經證實),如果這是真的話,旅遊前發現有可能會碰到壞天氣,就可以事先購買這類保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調查看看,或是向旅行社詢問。
  5. 天氣開始變冷時,如果有室外使用的電器,記得一定要收起來,尤其當下雪時,非常容易損壞,如果是精密的儀器,更是要小心保護。

    我曾有一個很棒的撒水定時器,冬天到了沒有收好,因為水的熱漲冷縮,整個爆開來,還好還在保固期間,不然就要自己認賠啦。

     
  6. 冬天裡跟雪有關、又最刺激的活動當屬滑雪了吧。

    這滑雪呢,本來純屬個人技巧問題,但是經驗豐富的我剛好也有一些技巧以外的經驗可以分享,有興趣知道更多的朋友請看看我寫的「滑雪樂無窮」系列。

其實關於下雪可能還有一些我沒寫到的地方,我的這些經驗也許也還有不足的地方,所以 LVCHEN 非常歡迎大家一起分享各自的冬日求生經驗,還請不要吝嗇喔。

最後,基本上冬日系列到此告一個段落,或許接下來我會開始寫一些網路購物的經驗,敬請期待囉。

星期日, 1月 07, 2007

80年的二輪戲院

去看了 DEJA VU

由衷的覺得這是個不錯的電影,因為編導把時間線的概念掌握的不錯,主角最後也死得其所,一切歸於平靜。

可惜故事本身對於 DEJA VU 的要素,拍攝的手法,推理的節奏掌握的有些不知所云,對於新科技的解釋也欠缺較完整的交代,小瑕疵還蠻多的。

DEJA VU 來自法語,如今亦是美國人嘴上時常掛著的用語,意指 "似曾相識的感覺",這還讓我想起一部老電影 -- 似曾相似 (Somewhere in Time)

總之,這是個值得一看,但是不用再看的電影

唉唷,說了一堆看 DEJA VU 的感想,其實我真正要講的主題是昨天去的那家電影院 -- BYRD THEATRE

在維吉尼亞首府里奇蒙市 (RICHMOND, VA),這是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電影院。

位於市內最古老熱鬧的 CARYTOWN 附近,自1928年的聖誕夜開始營業,如今它已成為國家級的歷史古蹟(From 1979),卻仍然一直維持著與當年相同的外觀與相同的功能--放電影

一個幾乎放了80年電影的電影院,是有點誇張吧!不過 BYRD THEATER 只放映已經下檔的院線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二輪電影院啦。

與台灣的二輪戲院相當,票價也是一等一的便宜,只要美金 $1.99 (不過我從來沒看過櫃檯找回過那個一分錢),不過二樓的座位要多付兩塊錢,星期六的午夜場票價是五塊錢。

可不要小看這家老戲院,它播放的戲碼常常是數星期前院線最熱門的電影,這時DVD都還沒有上市,你只要付少少的兩塊錢就可以欣賞到呢,所以一到週末,絕對可以看到排隊入場與買票的人潮,長長的繞過街角,再排過對街去。

上上個月,BYRD THEATER 在加裝杜比音響系統 (Dolby Digital Sound),整整關閉了兩個星期,所以這樣一聽你就知道,這家電影院可是老的不得了啊,也許是電路設計的問題,居然到了 2006 年底才有辦法加裝杜比系統,虧我以前還一直宣傳,全美說不定只剩這家電影院放星際大戰三部曲時,你絕對聽不到X戰機從後面飛過去

這家戲院還有一個很有趣的附加表演。 每個星期六的晚上 7:15 分與 9:30 分的電影開場的前10分鐘,會有戲院的駐院風琴手 Bob Gulledge的風琴表演,演奏的樂器是一部極有歷史價值的華麗茲劇院管風琴 (Mighty Wurlitzer),雖然只有短短10分鐘的表演,但第一次聽到的時候,你一定會被那種音色的反差感造成的震撼,深深的感動。

我在在WIKIPEDIA的資料庫中看到,其它有趣的地方還有,戲院下方居然有天然的地下水噴泉,而且可以隨時的取用。

呵呵,其它還有許多關於這家戲院有趣的地方,例如設計、壁畫等等,使得這家老電影院,成為很值得來到 RICHMOND 的朋友們好好參觀的景點之一喔。 總覺得寫這篇的同時,自己也增長了些見識呢。

 


BYRD THEATRE 大門口圖片來源:http://www.dpfinearts.com/ByrdTheatre.html

參考資料:

  1. http://www.byrdtheatre.com/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Byrd_Theatre 

星期五, 1月 05, 2007

車子的註冊 很重要喔

前天陪小咪上法院,這算是我第二次上法院吧。

雖然覺得美國是個非常法治化的國家,但是一旦親身遇到這種問題也蠻傷腦筋的,因為上法院一定要請假,而且非常浪費時間。

事情是這麼發生的...

話說有一天,小咪開車出去上班,就嘟嘟嘟的過了某個街口,綠燈亮的時候,突然發現怎麼大家都開的這麼守法,龜速到不行,小咪就好奇的稍微加速往前開,這時才赫然發現,原來是條子杯杯在路口待轉

本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條杯杯堵在那裡也不可能超速開快車,小咪心想沒事,所以就晃啊晃的大搖大擺開過條杯杯的面前,而條杯杯也正好在這時轉彎過來。

就這樣不疾不徐的跟走了一段路,突然條杯杯的警燈閃了起來,這時小咪就想,喝!條杯杯大人要去追壞人了,記得交通守則有提到,碰到這種情形一定要快閃

結果條杯杯居然跟著小咪靠邊停車,小咪心中就納悶,這個條杯杯怎麼開車開成這樣,讓他還不走,好,我就再讓,當場就方向盤一擺,準備駕車逃逸...

喔,不是,是回到路中央,這時,條杯杯的大燈也閃了起來...

處在驚嚇狀態的小咪終於了解到條杯杯是要把她攔下來,心中雖然納悶但還是照做了,不多久,走下來一個酷酷的金髮帥哥!!!

經過一連串的英文轟炸,搞了半天,原來條杯杯不是單純要小咪的簽名而已,而是車子的註冊過期了(Expired Registration)!!

 


牌照上的註冊貼紙 
LVCHEN 部落格版權所有

就是那個標籤!

原來在美國,車主必須向州內的汽機車監理站(DMV, 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登記汽車資訊及該汽車的使用方式(商用或是私用),這個動作就叫做註冊(Vehicle Registration),當你註冊完成,就會發給你一張註冊卡(Registration Card),這張卡的作用與台灣的汽機車行照相當,必須隨時放在車上,此外還會發給一張貼在車牌上的貼紙,這個貼紙就是配合註冊卡使用的。

此外每年還必須上繳一定金額的註冊費用以維州來說,家用小型車一年的註冊費用是 $29.5(2009 年起漲為 $38.75)

因為之前搬家,所以註冊卡跟繳費通知因為不明原因沒有寄到,粗心的小咪也壓根沒有想到這回事,而壞人條哥哥(小咪取的綽號)就是從車牌上的日期貼紙發現車車的註冊過期了。


註冊卡(Registration Card) 及引擎號碼(VIN)
影像來源:Virginia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http://www.virims.com/ins-reports/index.php

 

當場,哀號中的小咪只好在罰單上龍飛鳳舞一番,接著條杯杯又說,1月3日你必須到法院一趟,而且不得不到。 傻眼中的小咪還以為酷酷的壞人條哥哥看她可愛,所以開了個玩笑,沒想到條哥哥繼續說,妳必須帶齊相關文件,以向法官證明已經有去補繳註冊費用,並拿到今年的註冊卡。

所以啦,新年才過完,我就只好陪著小咪上郡內的地方法院一趟,本來以為會耗很久的,結果開庭前,那位褲褲的蟀哥警察說,你把證明給我看過,我登記之後幫妳向法官註銷就可以了,這樣就不用花時間等出庭;當然,如果妳沒有證明,那就當面向法官解釋吧。

到這時,總算讓人喘一口氣,我還以為要向法官自述一番,害我還想了老半天,還教小咪教了好久,結果都用不上啦,乎!!!

其實買了車車,很多事情都是應該要知道的常識,像是車檢跟保險之類的事,更是不可輕忽,一旦被抓,都是沒有藉口的,可千萬不要像小咪一樣忘東忘西的,最後還得上法院一趟喔。 (以上為真實故事,如有雷同,絕對不是巧合啦)

星期一, 1月 01, 2007

冬日系列之二 - 乾燥的空氣之好癢篇

除了靜電的問題之外,皮膚乾癢的問題一定也困擾了很多人,而這個問題曾經困擾了我ㄧ整年,尤其是春冬交替的時節,這個問題簡直就是個惡夢。

剛來美國的時候,根本沒事,只是偶爾的搔癢,擦擦乳液就沒事了。過了兩個冬天,突然間,搔癢的面積變大了,本來不怎麼在意,很快的下背部、大腿內側、膝蓋、手臂等處就又紅又癢。

一直沒什麼時間去看病,但是癢到受不了,只好到學校的醫療中心預約看病,因為以往只有頭痛感冒才到醫療中心報到,我根本搞不清楚這種皮膚過敏叫什麼病,只好跟掛號的美女工讀生說 ”I have Skin peoblem”,還好美女好像還蠻有經驗的,幫我選了個時間,我就去看醫生囉。

醫生看到我的症狀時,還被我背上一條條的抓痕嚇了一跳,還馬上請了另一個醫生一起討論,後來那位醫生跟我說,你這是比較嚴重的 Eczema,也就是異位性皮膚炎/濕疹,而且她還很親切的給我一堆關於 Eczema 的相關資料,甚至還去印了教科書上關於Eczema的內容解釋給我聽,讓我對這個惱人的皮膚病有更詳細的了解。

據那位醫生的說法,當地的亞洲人特別容易得到這種因為乾癢造成的全身皮膚發炎,這是由於我們國家的氣候環境大多屬於潮濕的島嶼型氣候,所以來到美國之後,症狀才會特別明顯。

然後醫生就開給我一種含有Betamethasone的皮質類固醇的藥,早晚要各擦一遍,我擦了之後,大約一星期情況好轉,三星期之後就大致復原,但是之後因為皮膚保溼沒有做好,幾個月之後又復發了,擦了藥之後並注重保溼,現在狀況已經輕微許多。

保護皮膚不會乾癢的方法

  1. 皮膚保溼一定要做好,具體的方法不外乎多擦些乳液啦,保養品等,女生們應該很熟悉這方面的知識,但是市面上許多的身體乳液與保養品都含有香精等較為刺激的添加物,長期使用下仍然會刺激皮膚,所以極度乾燥,或是敏感性肌膚,切記一定要使用無刺激性的保養品或乳液。
  2. 食物也是刺激的來源之一,所以食療有一定的效果,如果應該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酒類等會使血管擴張的飲料也要儘量減少。
  3. 一旦乾癢的症狀發生時,應避免去抓它,尤其忌用熱水刺激患處,老一輩的人認為造成這種症狀的原因是沒洗乾淨,其實過度的清潔也是皮膚發炎的原因之一。
  4. 使用加濕機 (humidifier),保持適當的空氣的溼度是最好的辦法,如果可以知道溼度,請注意將濕度保持在約 35%~45% 之間,而一旦從室外進到有暖氣的房間時,一定要立刻擦有保溼效果的乳液。

其實這種乾癢的問題很容易被忽略,發生狀況也因人而異,許多人在美國數年,從來沒有發生過嚴重的皮膚疾患,有的人來到美國的第一個冬天,馬上就發現手或是臉頰、嘴唇發紅、發癢,甚至脫皮,剛開始可能不嚴重,但如果不管,就會愈來愈嚴重,就算馬上去看醫生,即使好了也會留下疤痕。

如果起紅疹,癢到受不了,可以到CVS或是超市的藥局買含有 1% hydrocortisone 的乳膏來擦,這種藥的止癢效果還不錯,幾分鐘就有效,一天可以擦數次,幾乎沒有副作用,擦臉或是其它較敏感的部位也可以,一般來說,連續擦上兩三天之後,紅疹應該就會消退,但如果連續使用超過一週,紅疹發癢的狀況依然沒有改善,就一定要去看醫生喔。

此外,若是乾癢的症狀已經擴散,或是紅疹的範圍擴大,除了擦上面提到的藥之外,還要配合使用醫用的保溼乳霜,以降低乾燥空氣或是衣物造成的皮膚刺激,並立即停止使用任何的化妝品或是保養品及乳液,也不要使用香水等對皮膚具有強烈刺激的東西。這種醫用保濕乳霜可以有效的降低皮膚敏感度,減低刺激源帶給皮膚的不良影響,並恢復健康皮膚的功能。

我使用過多家不同廠牌的保溼乳霜後,發現 AQUAPHOR 的 HEALING OINTMENT 是我用過最有效的,它其實是一種油膏,但是很容易吸收,保溼效果極佳,對於乾裂皮膚的恢復非常有效。你可以很輕易地在CVS或是任何有附設藥局的超市買到。

關於對付乾燥空氣的經驗已經說的差不多了,相信同學們在碰到相關問題的時候,一定能夠輕鬆應付。

 下一章預告: 其實還有一個關於冬天的大問題沒有提到,那就是──下雪。 我還記得我的第一個在美國的下雪天是在波士頓,那天正好是新年剛過的晚上...